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指出,碳达峰和碳中和计划,不仅给各行业与资本市场带来压力和动力,对科创研究来说其实也是如此。
据联合国估算,每年全球各国因跨国公司利润转移行为损失的税收达到 5000-6000 亿美元。对中国企业有何影响?国际税收体系改革一旦正式落地实施,将主要对大型跨国科技巨头产生影响,尤其是双支柱中支柱二提出的全球最低企业税率只适用于全球营收超过7.5亿欧元的大型跨国公司,受影响的主要是高利润跨国公司。
因为我国企业所得税实行全球征税原则,政府对居民企业的全球所得征税,即使企业的境外所得(股息、红利)没有汇回也要对其征税等。国际税收体系改革是为了应对全球经济数字化发展给国际税收政策带来的挑战。跨国科技巨头未来避税的空间将被极大压缩。中国落实全球最低企业税率所面临的内部障碍较小,到对于从事跨境投资的中国企业而言会带来新的合规义务。不少分析指出,国际税收改革对征税权的重新划分,目前主要针对大型跨国科技巨头,全球最低企业税率规则实施后,可能会要求位于低税率地区的中间实体缴纳额外的税款。
其目的是确保数字密集型或面向消费者的跨国企业(MNE)即使在无实体存在的条件下,开展持续规模业务时,依照现行税法之要求,在当地缴纳税费。国际税收体系双支柱改革促进公平纳税国际税收体系改革酝酿多年近期,一系列保供稳价措施效果显现,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不同程度回落。
大宗商品价格通常全球化定价,我国货币政策对大宗商品价格影响不大。总之,促进经济全面恢复和稳定增长依然是目前我国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我国货币政策需要前瞻性指引,目前宜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并引导市场利率合理、适度下降。近期,越来越多的美联储官员表达了鹰派立场,支持在就业取得实质性进展时收紧货币政策。
但随着全球经济逐渐恢复,外需或明显下降。有关监管部门近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严防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取得了一定效果。
今年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速总体呈递减趋势,5月为8.3%,而全年GDP实际增速或可达8.5%左右,可见,M2增速有上升空间。此外,今年1-5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454亿元,同比增长24.2%;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3,553亿元,同比增长3.6%。五、应通过宏观审慎管理而非紧缩的货币政策来防范风险房地产和地方政府债务是我国当前防风险的两大重点领域。随着疫情风险下降,就业实质性恢复,即使通胀有所缓和,美联储仍会退出刺激政策。
今年1-5月,基建投资两年平均增速为2.6%,制造业投资两年平均增速为0.6,仍处于较低水平;房地产投资韧性较强,两年平均增速为8.6%,但增速预期回落。预计美国下半年经济较快复苏,并可能迎来较长的繁荣期。依据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人民银行通过中期借贷便利操作(MLF)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从而影响实际贷款利率。这些都属于宏观审慎管理政策范畴。
首先,要警惕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对我国的溢出效应。新的政策实施后,短期存款利率有所上升,长期存款利率下调。
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将对各国带来较大的外溢效应,我国也难以置身度外。目前,我国经济复苏的边际力度减弱,经济恢复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较突出。
5月我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增长9.0%,较4月上升2.2个百分点。6月美联储FOMC会议将今年的经济预测上调至7.0%,同时预计年末失业率降至4.5%。据有关测算,今年国债、地方政府债、城投债三项合计到期规模高达9.2万亿元,较2020年增加1.8万亿元,有关主体偿债压力上升。再次,今年我国财政政策力度弱于去年,货币政策应给予配合和支持。长期以来,我国更加重视实体经济的贷款利率,而货币市场主要利率DR007、R007往往波动较大,利率传导不畅。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分别为50.9%、53.5%和52.9%,分别较上月回落0.1、1.7和1.3个百分点。
国内外环境复杂严峻,内需恢复缓慢,外需增长不确定,中小企业仍面临较大困难。货币市场利率是银行等金融机构重要的运营成本之一。
我国货币政策应预作准备,今年下半年宜稳中趋松,合理、适度降息。四、短期内我国通胀不高,货币政策可稳中趋松近期,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共同推升了美国的物价水平。
今年赤字率拟按3.2%左右安排(去年为3.6%),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去年为3.75万亿元),不再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去年发行1万亿元)。同时,PPI和CPI的剪刀差达到7.7个百分点的历史高点。
货币政策应积极应对,未雨绸缪。6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85万,高于预期,显示经济较快恢复我国较强的供给能力与尚未完全恢复的消费一定程度上抑制了PPI向CPI传导。消费复苏缓慢,投资不及预期。
其次,目前我国短期通胀压力不大,资产价格相对平稳,这是下半年货币政策稳中趋松的必要条件。小型企业PMI连续两个月处于收缩区间。
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18.3%,二季度亦有望实现8%左右的高增速。近期,美联储隔夜逆回购工具用量也不断刷新历史纪录,表明美联储已开始从市场回笼资金。
目前,我国经济复苏的边际力度减弱,经济恢复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较突出。今年赤字率拟按3.2%左右安排(去年为3.6%),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去年为3.75万亿元),不再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去年发行1万亿元)。
有关监管部门近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严防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美联储宁愿冒短期通胀的风险,也首先要实现就业增长和经济恢复。新的政策实施后,短期存款利率有所上升,长期存款利率下调。五、应通过宏观审慎管理而非紧缩的货币政策来防范风险房地产和地方政府债务是我国当前防风险的两大重点领域。
盛松成 |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宗佳妮 |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本文由经济学家圈(ID:jingjixuejiaquan)首发,转载请注明来源。二、当前是合理、适度降息的较好时机,可为未来升息预留政策空间疫情以来,美联储维持力度空前的宽松货币政策,资产负债表从去年年初的4.2万亿美元激增至目前的8.1万亿美元。
下半年货币政策宜稳中趋松,引导利率合理、适度下行。大宗商品价格通常全球化定价,我国货币政策对大宗商品价格影响不大。
美国有望实现充分就业,并迎来较长时间的繁荣期。届时美联储退出刺激政策会使中美利差收窄,资金流向逆转,热钱流出我国,人民币汇率将面临贬值的压力。